
每年年中,社保調基總會準時引發職場人的集體追問。有人吐槽到手收入縮水,老板發愁成本飆升,人事部門被兩邊追問得頭大 —— 這場關乎錢袋子的年度調整,到底藏著哪些門道?
一、社保調基到底調的是什么?
社保調基,本質是給你的 “保障賬戶” 更新計價標準。根據公式
社保費用 = 繳費基數 × 繳費比例,基數一變,每月扣款必然跟著動。
基數怎么算?年終獎也算數!
繳費基數 = 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性收入,工資、獎金、津貼全算在內。舉個真實例子:
2023 年 1-6 月月薪 6000 元,7-12 月 7000 元,年終獎 10000 元,計算方式為:
(6000×6+7000×6+10000)÷12=7333 元
這就是 2024-2025 年度的繳費基數,一年內固定不變。
容易踩坑的 “補差” 是什么?
不少人 7 月會收到補扣通知,比如某企業員工上半年按7384 元基數繳費,新下限漲到 7460元,就需補繳 1-7 月的差額(7460-7384)× 繳費比例 ×7 個月。這筆錢不是 “額外收費”,而是補齊前幾個月的基數差額。
二、調基時間與漲幅有套路
1. 全國調基時間表:兩類城市要記牢
7 月調整派(多數省市):北京、上海、廣東等,因為社平工資數據 5-6 月才公布;
1 月調整派:湖南、江蘇、浙江等,直接按自然年度執行新基數,2025 年湖南下限已漲到 4072 元。
2. 2025 年漲幅大降溫!這組數據很關鍵
過去動輒 10% 的漲幅不見了!2025 年各地集體 “溫和上調”:
城市 | 下限標準 | 漲幅 | 執行時間 |
上海 | 7460 元 | 1% | 7 月 1 日 |
北京 | 7162 元 | 4% | 7 月 1 日 |
江蘇 | 4952 元 | 7.7% | 1 月 1 日 |
湖南 | 4072 元 | - | 1 月 1 日 |
(數據來源:各地人社廳 2025 年公告)
三、為什么非要每年調基數?
1. 不調?你的養老金會 “縮水”
30 年前月薪 500 元,現在 5000 元,若基數不變,退休后每月領幾百塊根本不夠活。調基就是對抗通脹的 “保障錨”,讓養老金能跟上物價漲幅。
2. 高收入者別想 “少繳”,這是公平底線
基數有 “上下限” 雙重約束:
工資低于下限(如上海 7460元),按下限繳;
工資高于上限(如上海 37302 元),按上限繳。
3. 社保基金快 “見底” 了?必須靠調基續命
2025 年我國退休人數將突破 1.4 億,醫保報銷范圍還在擴大。若不調基,基金收入跟不上支出,終會影響所有人的待遇。這不是 “漲價”,是給保障體系 “輸血”。
四、員工、老板、人事各有妙招
? 員工篇:少拿幾百塊,到底虧不虧?
1、短期:工資條確實會變瘦
浙江月薪 5000 元的職工,養老保險基數從 4812 元漲到 4986 元,每月多扣 13.92 元。但別慌,這筆錢進了你的個人賬戶,退休后會連本帶利返還。
2、長期:這些福利悄悄變多
養老金:繳費基數高 1000 元,退休每月多領約 120 元(按 30 年繳費算);
醫保賬戶:每月返還金額增加,買藥看病更方便;
生育津貼:基數越高,產假期間領的錢越多。
3、避坑提醒:這 3 種情況能退費!
重復參保:同時交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,可退一份;
基數報錯:企業多繳了,可申請抵繳下月費用;
政策調整:湖北某靈活就業人員因基數下調,成功退回多繳的 1-6 月費用。
? 老板篇:成本漲了,怎么破?
合規降本技巧(絕對合法!)
優化用工結構:核心崗位全職繳社保,臨時工作外包給勞務公司;
調整薪酬構成:把部分工資轉化為防暑降溫費、工作服補貼,這些不計入基數;
用好補貼政策:招用 “4050” 人員,可領社保補貼覆蓋 2/3 成本。
紅線別碰:社保代繳 = 騙保!
上海有人偽造勞動合同退費,被罰 8 萬元還留案底。現在稅務和社保數據打通,少繳、漏繳一查一個準,合規才是省錢的辦法。
? 人事篇:調基季的 4 大生存法則
提前算賬:每年 3 月就預估新基數,給老板報成本預警;
高效申報:多地支持電子稅務局線上調基,不用跑大廳;
員工溝通:用 “少喝兩杯奶茶,多份退休保障” 代替生硬通知;
風險排查:核對工資表和基數,避免出現 “工資 8000 元,基數按 4000 元繳” 的違規操作。
現在大家能明白為什么每年要進行調基了吧,還有其他問題或者有關企業社保繳納的都可后臺咨詢盟叔。




臨港商盟Copyright ?2022.滬ICP備2022034183號-1 技術支持:網站設計
滬公網安備 31011502019472號